【讲座】“良渚文明”丛书系列讲座:良渚时期的古环境与动物资源的利用 (本期活动无需在线报名,请直接参与!)
    已参加人数:0         浏览 : 822         [点赞] : 0         [关注] : 0
活动详情
活   动  名  称:  【讲座】“良渚文明”丛书系列讲座:良渚时期的古环境与动物资源的利用
所   属  栏  目:  讲座 / 其他讲座
活动系列名称:  
活 动 发 布 馆:  浙江图书馆
发   布  日  期:  2019-07-30
状              态:  结束
活动起止时间:  2019-08-24 14:00 ~ 16:00
活   动  地  点:   曙光路馆区二楼集体视听室
活动描述

活动预告| “良渚文明丛书”系列讲座第六讲:良渚时期的古环境与动物资源的利用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在古地理气候上属于全新世大暖期时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新世大暖期以来,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候较现代更加暖湿。良渚古城分布于天目山两支余脉大雄山丘陵和大遮山丘陵之间的东苕溪冲积平原上,连绵的青山、周围密集分布的河网和和广布的湿地为良渚先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木材资源、矿产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良渚人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对于众多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表明,古代良渚人以水稻为主食,大量的饲养家猪成为稳定的肉食来源,狩猎、捕捞、采集则作为食物的补充形式,形成了相对合理的饮食结构。目前,良渚文化遗址中可鉴定出42个种属的动物遗存。良渚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经非常广泛,动物的价值不仅仅是食用,动物的骨骼、牙齿和角可以制成各种装饰品、生活用品或者实用工具。

“良渚文明丛书”系列讲座第六讲

“良渚时期的古环境与动物资源的利用”

周六下午两点,准时开讲

主题:“良渚文明”丛书系列讲座:良渚时期的古环境与动物资源的利用

主讲:宋姝

主办:浙江图书馆

时间:2019年8月24日(周六)14:0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集体视听室(曙光路73号)


主讲简介:宋姝,女,1990年生。201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动物考古。现就职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从事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整理,以及浙江省内出土动物遗存的研究工作。曾参与内蒙古魏家窝铺、吉林后套木嘎、云南河泊所、良渚文化钟家港古河道、姜家山、杨墩等多处遗址的发掘。迄今已整理研究各个时期遗址内出土动物遗存十余批,包括后套木嘎、汪清河北、河伯所、水泉墓地、二道井子、南宝力皋吐墓地、庄桥坟、凡石桥、钟家港、齐平洞、吉如等遗址,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报告十余篇。具有丰富的动物考古实践及研究经验。


主要内容:

 讲座从良渚文化出发,分别介绍良渚文化遗址的环境、动物和植物,勾勒出在环境背景下良渚先民的动植物利用图景及良渚社会的兴衰变革。



Copyright© 2015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