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风雅,文脉之江系列讲座第二讲:开风气之先——浙江籍启蒙思想家与革命家
(本期活动无需在线报名,请直接参与!)
活动起止时间:2025-10-18 14:00
活动地点: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楼报告厅
活动描述:
主讲嘉宾:王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时间:2025年10月18日(周六)14:00
地点:线下活动
内容简介:
随着宋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浙江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区域,浙学跃居中国学术文化的主流,形成了经史合一、子史并重、学贵宏通、经世致用等鲜明的精神气质,深刻影响着宋元以来中国学术的演化历程,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关键要素。
近代以来,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西学东渐、图变求新成为时代思潮主流,龚自珍开风气之先,道咸新学应时而起,汤寿潜、宋恕等学人高扬经世之志。求是书院育才、图治,造就浙江革命思想重要源泉。清季民初中国的大变革经由社会各阶层合力而成,民族主义主导下的爱国运动、制度改良的立宪运动、彻底改造旧制与社会的革命运动、再造文明的新文化运动等多股潮流相汇合,章太炎、陶成章、秋瑾、鲁迅等浙籍人士无疑是这一历程中的先驱与中流砥柱。
浙籍思想家与革命家引领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浙学”更是近代学人沟通中西新旧、实践学术转型的枢纽。
民国时期,浙籍学人以浙东学派为中心,力图弘扬并转承浙江学术传统,复兴浙学,发扬浙江精神。
黄云眉提倡“合经史文为一”的“浙东学派”论;张寿镛阐发“两浙学术论”,刊刻四明丛书;曹聚仁以“浙东学派”汇通“浙东”与“浙西”;余绍宋集合省内外学人重修《浙江通志》。
陈训慈认为浙东史学最大的特色是博约、躬行、经世致用、民族思想、不立门户,破除门户方能见其大而会其通。
10月18日,让我们一起回望近代浙江启蒙与革命思想的渊源流变,在浙籍思想家与革命家引领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感受浙籍学人以浙东学派为中心,力图弘扬并转承浙江学术传统的求是精神。
书目推荐:
书名:《从传统到近代:晚清浙江学术的转型》
索书号:B249.05/344/2011
馆藏地:之江馆地方文献阅览区
内容简介:本书以清代以来出版的各种书目、地方文献等资料为依据,以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各个时期浙人著述的数量与内容上的变化,以对晚清时期浙江传统学术逐渐衰微与嬗变、以及近代学术在浙江产生发展的历史事实有更加实证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清这一时期在社会近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学术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的历史脉络。
书名:《清末变法与日本:以宋恕政治思想为中心》
索书号:D092.52/471/2010
馆藏地:之江馆地方文献阅览区
内容简介:本书以浙江人物宋恕的政治思想为中心,结合他与同时代人物如梁启超、章太炎等在变革问题上的思想互动,及对当时知识文化界与地方上层官僚阶层的影响,通过“权原”与“法原”两个政治学概念将一系列相关话题串联起来,并从东亚儒家文明的整体视野来考察中国的变法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