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历代名人系列讲座(一)|南宋临安名贤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张栻·吕祖谦
(本期活动无需在线报名,请直接参与!)
活动起止时间:2025-9-20 14:00
活动地点: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多功能厅
活动描述:
主讲嘉宾:王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14:00
地点:线下活动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两宋学术堪称我国传统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尤其在南宋中期的乾道、淳熙年间,诸子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又把两宋道学推至最高峰。其间,不但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朱子理学”,而且涌现出湖南张栻之湖湘学,金溪陆九渊兄弟之心学,金华吕祖谦之婺学,龙窟山陈亮之永康学,温州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之永嘉学。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二个诸子百家争鸣、学术兴盛的繁荣局面。
公元1169年冬日的临安城,两位杰出的思想家——张栻与吕祖谦,比邻而居于东百官宅。这长达一年半的毗邻而居,不仅成就了一段学术佳话,更在南宋思想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许国公吕夷简六世孙、仓部员外郎吕大器之子。作为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既是一位深邃的理学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四川绵竹人。他不仅是湖湘学派的集大成者,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作为名相张浚之子,他承袭家学而又自成一家。
乾道五年十二月起,这两位思想巨匠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毗邻而居。他们在临安东百官宅比邻而居,朝夕相处,切磋学问。更难得的是,从乾道六年闰五月开始,二人同时在朝为官,这为他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更多契机。两人或漫步庭院,探讨经义;或对坐书房,辩论义理。他们不仅面对面"相与上下其论",还通过书信与远在福建的朱熹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形成了三地思想交融的盛况。
张栻继承了湖湘学派注重实践的特质,强调"知行合一";而吕祖谦则带有浙东学派经世致用的特色,注重历史研究和实用之学。二人的交流不仅是友谊的往来,更是不同学术传统的深度对话。在乾道六年至七年间,临安城成为了南宋思想界的中心。张吕二人的交流研讨,直接促成了"东南三先生"鼎立格局的形成,为南宋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9月20日下午2点,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感受先贤们追求真理的热忱,从中获得启示: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不同观点的对话中寻求创新突破,这或许是先贤留给我们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书目推荐:
《吕祖谦与南宋学术交流:以吕祖谦书信为中心的考察》
刘玉民著
索书号:B244.05/017/2018
馆藏地:之江馆地方文献阅览区
内容简介: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吕祖谦生活的时代及其学术背景、吕氏家学渊源及其学术根基、吕祖谦学术经历及其学术成就、吕祖谦与湖湘学派、吕祖谦与朱熹闽学、吕祖谦与赣学、吕祖谦与永康学派等。
《湖湘学派的起源与流衍》
陈代湘,方红姣著
索书号:B244.05/723/2020
馆藏地:之江馆人文阅览区
内容简介:本书首先确立了碧泉书院在湖湘学派以及湖湘文化乃至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然后把碧泉书院和湖湘学派作为一个整体,阐述了湖湘学派大师在碧泉书院这个空间场域的理论创新,湖湘学派思想在南宋的影响,以及湖湘学派对后世尤其是对船山学以及近、现代湘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