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藏书票,一方纸上宇宙
当水印版画的墨香与古籍的沉香相遇
4月19日,让我们跟随版画名家邵蓓艳教授
在方寸之间寻迹千年书魂
以指尖的温度唤醒沉睡的阅读记忆
一起走进藏书票的故事
藏书票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5世纪的欧洲,其发展与书籍文化、版画艺术及贵族传统紧密相关。最初的藏书票主要用于标识书籍归属,常见于王室、贵族和修道院的藏书。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书籍普及,木刻、铜版等版画技法也被应用于藏书票制作,使其从手工绘制转向可复制的艺术形式。
20世纪初,藏书票经日本传入中国。现存最早的国人藏书票是1914年关祖章制作的“关祖章藏书票”,融合了中式书房场景与西方木刻技法。藏书票不仅是书籍归属的标记,其发展史也折射了书籍文化、艺术审美与社会阶层的变迁,从贵族专属到大众艺术,从实用标识到独立收藏,承载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活动时间:
4月19日(周六)10:00
活动地点: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二楼报告厅
活动报名:
(浙里文化圈小程序,300人)
主讲嘉宾:邵蓓艳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周六,邵蓓艳教授将带您穿梭于15世纪欧洲藏书阁与现代艺术工坊,解密“纸上宝石”如何见证人类文明的流转,讲述藏书票背后跨越时空的书香故事。让我们以一枚藏书票重拾阅读的仪式感,在纸墨交融间,让书籍遇见艺术的灵魂!
温馨提示:4月20日下午13:00于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正门的书潮市集中,我们将设置“藏书有喜——藏书票印制体验”互动区,届时欢迎广大藏书票爱好者及读者朋友们前来体验,活动当天邵蓓艳教授将领衔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第二工作室,亲手带您打磨“限量版”藏书票。从制版、调墨到拓印,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让每一道纹路都镌刻您与书籍的默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