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讲坛】中国传统“好声音”
    已参加人数:0         浏览 : 1872         [点赞] : 0         [关注] : 0
活动回顾
活   动  名  称:  【文澜讲坛】中国传统“好声音”
所   属  栏  目:  讲座 / 文澜讲坛
活 动 发 布 馆:  浙江图书馆
发   布  日  期:  2016-06-30
状              态:  结束
活动起止时间:  2016-07-10 09:30 ~ 11:30
已 参 加 人 数:  0
活   动  地  点:   总馆二楼集体视听室
回顾内容

最是传统音乐能致远


        7月10日上午,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特约撰稿人陈烨老师来到我馆,为近100名读者朋友们准备了一场音乐讲座,题为“中国传统‘好声音’”。讲座最开始,陈老师便向我们讲起我们传统文化由于西式音乐体系的传入而渐衰,国人去听西式音乐会却听不懂,大型音乐会高投入但场次少的现象,其中反映了我们审美价值判断的缺失和自信的不足。

        重拾民族自信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中国传统好声音来感受我们的音乐之美。那么,谁是好声音的审美主体,又是谁创造了中国传统好声音呢?

陈老师先以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以下省略为《在》)为例。老师向我们播放了哈萨克民歌《洁白的前额》,王洛宾保留其主旋律,减少几个音节,放慢速度,写成了《羊群中躺着想念你的人》,后来作为电影插曲《在》而被大众所知。《在》于大众中被改编成《草原情歌》,作了男腔变女腔(秦腔中的反调)的改变。

        后来华人音乐经典和金唱片奖都颁给了大众流传的版本,甚至王洛宾先生的墓碑上刻着的也不是他自己的原版。所以可以说,在音乐的流转变化中,老百姓才是审美主体,是我们对歌曲以及音乐作了选择性的固化。

        在民歌音乐的流传中,改编的原则是什么?中国传统“好声音”创腔、审美的依据是什么?陈老师再次向我们提出了问题。这次他以《茉莉花》为例来分析。

《茉莉花》最初为江苏民歌,后来备受人们喜爱而传遍大江南北。在乐曲流传中,多样的改编也随之而来,河北《茉莉花》加入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以衬词增添逗趣儿感;陕西《茉莉花》则多用闪板和大切分体现地方特色。在语言的使用上,流传版本的共性是都使用了当地方言,同时因语言产生区别。比方说东北《茉莉花》将开头的重音放在了“茉”上,开场气势宏大,语言的运用显示了东北人的张扬;而江苏的“好”发“he”音,“茉”也温婉,歌曲的切入显得轻柔娇丽。

        民歌的基本特点,种种由语言本身特点出发再与音调联系起来而形成回路,被陈老师概括为“以字行腔”。这也是他此次讲座特别出彩的地方。

        我们中国的语言分裂为方言来体现“以字行腔”。通过对多种版本的对比,得出“歌曲改编的依据和原则就是方言”的结论。方言将语言的文化背景、地域性格、特有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声音作为媒介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它们的联系十分紧密。只要会语言就能听得出以字行腔,就相当于掌握了歌曲的主线,所以我们能懂,我们可以有自信。陈老师又举了外国音乐剧插曲Tonight和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例子来以少概多,发现词的重音和曲调节奏排布相符。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不光中国歌曲是这样,全世界的歌曲都与各自语言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原来“以字行腔”适用于世界的好歌曲。

        通过回归我们中华的经典音乐文化——民歌,来重新完善我们的审美体系,就像是浚其泉源,方能使文化之河流长,在此基础上去感受外国音乐,会对世界的音乐文化有一个清晰而概全的认识。


 

 

 


Copyright© 2015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